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29日电 (谷碧娇 徐自鹏)近几年,新疆吐鲁番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馨怡花卉中心依托地域旅游资源优势,以“科技服务、绿色休闲、旅游观光”为主题,不断做大做优温室大棚花卉种植产业。
目前,该花卉中心已建成9000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形成了育苗、栽培及花卉研、产、销一体的全产业链。记者29日在现场看到,15座温室大棚里的花卉长势良好。预计棚均效益可达3万元,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还创造了200余个临时就业岗位,花卉产业名副其实成了当地农户的“致富花”。
30多名花农正在把幼苗移栽到塑料花盆里进行培育。来自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员也结合花卉大棚用电特点,认真地向花农们讲解着安全用电知识。为了节省花农的开支,服务队员免费帮他们更换了老旧、破损的刀闸及插座等设备,及时消除了大棚的安全隐患。
为了助力花卉产业壮大,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派出服务队制定“电管家”贴心服务清单,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员定期走访“花卉基地”,对电力设备和配电线路开展“把脉问诊”,排查用电隐患,确保花农用电无忧。
下一步,电力部门将继续根据花卉种植户个性化用电需求,动态完善服务举措,保障花卉种植户安全可靠用电。(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扬州11月29日电 (记者 崔佳明)“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图片展”29日在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通过图片、沙盘、视频、360°全景展示等方式,展示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考古与研究的阶段性工作成果。
11月29日,“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图片展”在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展出。崔佳明 摄
中亚是古代波斯、印度和中国等几大文明的交汇地区,也是几大文明间陆路交流的重要纽带。早在2000多年前,为寻找迁移至中亚的大月氏,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
展览通过图片、沙盘、视频、360°全景展示等方式,展示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考古与研究的阶段性工作成果。崔佳明 摄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西方交通、交流和文明交往互动的通道。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也就不能只有西方视角,还必须要加上东方视角。”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表示,循着当年张骞西行的足迹,从2009年开始,他带领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开展丝绸之路考古工作,以“东方视角”探寻丝绸之路历史印记。
王建新向扬州市蜀冈唐子城景区赠送《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纪事》。崔佳明 摄
扬州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历史,长江与大运河在此交汇,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点,2018年扬州被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城市之一。
“今天,我们展览展示的丝路遗产所在地一一中亚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同样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东西方文明在那里交流互鉴。”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致辞时表示,“我们相信绿杨城郭、运河帆影与中亚草原、大漠孤烟的相遇,一定会给参观者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
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扬州市蜀冈唐子城风景区管理处承办。展出内容只是中亚考古工作的一小部分,既是阶段性工作成果的展示,也是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考古工作者文化交流的见证。“丝绸之路考古促进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王建新期盼这样的展出能在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去举办,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去分享他们的考古成果。(完)